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
       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,距省会西安240余公里,北依宜川,西邻黄龙,南接合阳, 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、乡宁、万荣等县市相望。地处北纬35。18'50"~35 52'08",东经110.7'19"~110 37'24"。南北最长处50.2公里,东西最宽处42.5公里。边界总长168公里 。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,占陕西省面积的0.79%,耕地42万亩 ,地形地貌为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。下辖7乡(乔子玄、卫东、板桥、薛峰、王峰、盘龙、独泉)、7镇(龙亭、芝川、芝阳、西庄、昝村、龙门、桑树坪)、2个街道办事处(金城、新城)、全市共辖33个居委会、276个村民委员会、1251个村民小组,韩城市总人口385735人,其中农业人口264479人,非农业人口121256人。 1983年10月撤县设市,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,1986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。
    历史韩城历史悠久,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,历史人物众多,文物 古迹荟萃,有“文史之乡”和“关中文物最韩城”之美誉。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、春秋时期赵武、乾隆年间名相王杰、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等都诞生在韩城。韩城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2处,馆藏文物万余件,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7处(司马迁祠墓、大禹庙、魏长城遗址、文庙、党家村古民居、普照寺、城隍庙)。元、明、清古建筑遍布城乡,其中元代建筑堪称陕西之最,位于韩城市昝村镇的普照寺被誉 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院。韩城享有“小北京”之称,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筑保存完整,尤以党家村最为典型,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“世界民居之瑰宝”、“人类文明的活化石”。韩城的文化 遗产极为丰富,最具代表性质的有门楣题字、百面锣鼓、耍神楼、秧歌等。近年来,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,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,初步形成了南司马迁祠墓、中古城和党家村、北龙门的旅游格局,并融入了陕西省旅游东环线。
    矿产资源韩城位于祁、吕、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边缘的内弯部和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的东部,以及秦岭、阴山两个纬向构造带之间,在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变中,沉积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,其种类有:煤、铁、石灰石、白云岩、铝土、粘土、大理石、石英砂岩、沙土以及与煤、铁伴生的磷灰石、稀有分散元素等。其中煤炭储量达103亿吨,已探明27.74亿吨,占渭北煤田的 35.5%。铁矿保有储量为3014万吨,铝土矿保有储量为19.58万吨,石灰石启遍布全市沿山地区,据华子山和西原两处探测,保有量为4444万吨。煤层气资源总量为2080亿立方米,达到开采品位的资源量为1907.6亿立方米,是渭北最大的气田。韩城水资源丰富,境内主要河流有九条:芝水、居水、泌水、汶水、盘河、白矾河、凿开河、院子河、堰庄河。另有支流六条,均属黄河水系。黄河流经市境东部, 流程65公里。 地下水资源也极为丰富。 全市水资源总量3.6亿立方米,其中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.7亿立方米,客水资源总量为0.9亿立方米, 合计可利用量2.5亿立方米,人均903立方米,亩均510立方米。在我国北方属比较优越的地区。境内黄河流程74公里,水资源总量为3.6亿立方米,可利用量为2.5 亿立方米。农业农业生产条件良好,主要农作物有小麦、玉米等,粮食播种面积 42万亩,总产量1.66亿斤。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已形成了椒、果、菜、畜四大农业主导 产业,其中“大红袍”花椒以粒大、皮厚、色鲜、味浓而驰名中外,已形成百里三千万株生产规 模,总产达1600万公斤,产量占全国的1/6,年产值近3亿元,占到农民收入的40%,成为全国最大 的花椒生产基地。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“中国名优经济林花椒之乡”,2001年成功注册“ 韩城大红袍花椒”证明商标。建成西塬、芝阳两大花椒集散市场和重庆菜园坝直销市场。苹果面 积稳定在10.2万亩,总产达6.7万吨,产值7770万元,以韩城中鲁果汁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 业迅速发展,所产果汁2万余吨。蔬菜面积3.5万亩,其中标准化日光大棚2350座,蔬菜总产9. 5万吨,产值2635万元;畜牧业发展较快,全市肉、蛋、奶产量分别达到7540吨、3530吨、610吨, 畜牧业产值达到5540万元。2004年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6%。
     工业工业发展起步较早,形成了煤炭、电力、焦化、冶金、建材等为支 撑的工业生产体系。原煤年产量550万吨,发电量27亿度,焦炭400万吨、水泥50万吨,钢铁100万 吨。境内有年产原煤400万吨的韩城矿务局、总装机容量38万千瓦的韩城发电厂等大中型企业,以 及中国500强企业、陕西第一、生产能力300万吨的龙门钢铁集团,单台机组发电量居西北第一、总 投资130亿元、??民有经济发展迅猛,形成了黄河矿业开发公司、海燕焦化公司等一大批民有企业。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,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,中鲁果汁、黑猫炭黑等项目的顺利投产,加快推进了农业工业化、工业现代化的进程,炭黑年 生产能力达7.5万吨,居西北第一、全省最大的焦炭企业——黑猫焦化120万吨焦炭项目已开工建设, 必将为韩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目前,全市已基本形成了“煤——电”,“煤——焦炭——铁—— 钢”、“煤——煤焦油——炭黑”等三条产业链,2004年,全市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,同比增长35%。
    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按照“金城要古,新城要新”的建设思路,撤县设市近20年来,在保护古朴典雅的金城风貌的同时,投资10多亿元开发建设了10余平方公里的新城区。 目前,市区面积达59.8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14.99平方公里。近年来围绕“新韩城、新观念、新形 象”的“三新”教育,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、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市和省级 卫生城市为重点的“四创建”活动深入开展,市容环境进一步整洁,城市绿化、亮化、美化进一步加 强,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。
    交通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境内有108国道、304省道、沿黄公路和阎禹高速公路。西(安)太(原)铁路穿境而过,开通了全国唯一的县级市直通北京的列车,电力、电信、有线电视等网络健全,通讯事业发展迅猛,固定电话用户达9万余户,百户拥有92部,移动用户达到8万余户。
   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快,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2.6亿元,同比增长22.5%,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.6亿元,金融机构存款余款达46.1亿元,农民人均收入2045元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1元 。近年来,先后荣获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、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、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市、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(县)市、全国广播电视先进(县)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。2003年,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二,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进入西部百强行列。
    韩城党家村党家村现属韩城市西庄镇,主要有党、贾两族,320户人家,1400余人,约670年历史。
    元至顺二年(公元1331年),党族始祖党恕轩由本省原朝邑县逃荒播迁至此定居。恕轩娶邻村樊氏女为妻,生有四子,除四子君明赴甘肃河洲“屯田”未归外,长子君显为长门,次子君仁为二门,三子君义为三门。他们都人丁兴旺,绵延至今,已传25世。元末明初,贾族始祖贾伯通由山西洪洞迁居韩城,先栖居县城、贾村等处。其第五世贾连娶党姓女,生子贾璋。明朝嘉靖四年(公元1525年),贾璋以甥舅之亲定居党家村,兴家立业,他们仍奉伯通为始祖,也子孙繁衍至今,已传24世。从“辈份”说,贾姓第六世相当党姓第七世,相互兄弟相称,直到现在保持不乱。
 清朝前期,党家村党贾两姓分几处在豫鄂交界的唐、白河流域经商。由于能抓住时机,经营得法,都取得了很大成功。嘉庆、道光、咸丰三朝是党家村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,据传往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,号称“日进白银千两”。与此同步,党家村翻旧盖新,进入了一个持续百年的修建四合院高潮时期,一并筑起了祠堂、庙宇、文星阁等配套建筑。咸丰初年,村中集资筑建泌阳堡,同时建起了寨堡中几十座四合院。至此,党家村就以富有和住宅好闻名遐迩了。